“浪里飛魚”的奪冠之路
■甘祖昌 蔣火旋
嶺南山地,晨霧散盡,微風裹挾著清新的氣息迎面而來。在第74集團軍某旅的游泳訓練場上,一場軍事體育創(chuàng)破紀錄比武競賽正在激烈進行著。
劃臂、換氣、蹬腿……二級上士吳昌強正在挑戰(zhàn)400米武裝泅渡。伴隨著戰(zhàn)友的加油聲,他在最后50米加快節(jié)奏、奮力沖刺,如“飛魚”般在浪濤間劈開一道銀色軌跡。
“9分54秒,新紀錄!”
聽到裁判宣布成績,吳昌強摘下裝具,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2019年夏天,懷揣著對軍旅生活的向往,作為中學體育老師的吳昌強從三尺講臺轉身走入火熱軍營。
身形精瘦、肌肉緊實的吳昌強,在入伍后因為體能素質出色,很快就從同年兵中脫穎而出。
不過,游泳成了他在新兵下連后的“攔路虎”。雖然從小在廣西欽州的水邊長大,但吳昌強并沒有接受過游泳訓練。蛙泳時手臂與腿部不協(xié)調,導致他在游泳考核中成績不佳。
作為體育老師,吳昌強深諳練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于是,他仔細分析班長幫自己錄制的訓練視頻,從最基礎的動作練起,收翻蹬夾,抬頭劃手吸氣,低頭伸手吐氣……一遍又一遍。灼灼烈日下,汗水順著他黝黑的臉頰緩緩流淌,從操場到泳池,他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尋找突破。
2023年,吳昌強參加了單位舉行的“潛水尖兵”集訓。集訓時,他自由潛遠距離最長、在水中憋氣時間最久、1000米蛙泳速度最快,各項成績全優(yōu)。如此出色的成績,為他贏得了參加上級組織的潛水骨干集訓的機會。
信心滿滿的他,立志在集訓中一鳴驚人。沒想到第一次摸底考核,他就栽了跟頭。3000米游泳測試中,他首次穿戴腳蹼,被迫改變腿部的發(fā)力方式,由蛙泳腿改為自由泳腿進行發(fā)力,結果因精疲力盡導致重心偏移,嗆了水被戰(zhàn)友拖回岸邊。
破壓力之繭,化動力之羽。為了熟悉自由泳打腿技術要領,吳昌強認真觀看標準泳姿的教學視頻,趴在出發(fā)臺上反復練習動作;為了增強肌肉力量,他制訂了臥推、彎臂飛鳥、引體向上和深蹲等項目組合的訓練計劃;為了加強運動耐力,他每周進行3次長距離游泳訓練,之后逐步增加訓練時長;為了提升身體的柔韌性,他經常與戰(zhàn)友配合練習開肩、壓踝、拉伸。
夏日的蟬鳴此起彼伏,三伏天的太陽烘烤著濕漉漉的大地,炙熱難耐。為了不影響訓練進度,吳昌強趁著課間休息的空隙,一個人在水池里摸索著動作要領。失敗一次,他就再嘗試第二次,直至完成為止。訓練日志里,他悄悄記下了自己加練的內容和不斷延長的游泳距離。
功夫不負有心人,堅持和努力很快有了回報,吳昌強逐漸追趕上隊友的步伐。憑著這股不屈不撓的韌勁,一個月后,他在結業(yè)考核中以快速接近50米外目標最快、自由潛遠76米、水下著裝最快的優(yōu)異成績獲評“潛水尖兵”。
回到單位后,吳昌強并未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定下更高的目標,繼續(xù)努力訓練。從基礎力量訓練,到游泳技巧的反復打磨,每一次訓練他都精益求精,仔細研究每個動作的技術特點。單位參加海訓時,吳昌強主動擔任軍體教員,在訓練中傳授自己的訓練技巧和比賽經驗,成了大家眼中優(yōu)秀的“體育老師”。
破繭成蝶終圓夢。吳昌強在今年的創(chuàng)破紀錄賽場上,接連斬獲“400米蛙泳”“800米蛙泳”“400米武裝泅渡”3枚金牌。一枚枚金牌,是對他數(shù)年如一日刻苦訓練、挑戰(zhàn)極限的最好見證。從初入軍營的“旱鴨子”到劈波斬浪的“浪里飛魚”,每次嗆咳時的堅持、筋疲力盡后的加練、烈日下脫皮的苦熬,都化作計時器上耀眼的數(shù)字,激勵著他繼續(xù)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