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與懷孕間隔期較長的婦女相比,那些懷孕間隔期少于一年的婦女,日后患上骨質疏松癥的風險較高。
美國耶魯大學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兩組停經婦女的生育記錄進行了比較,一組有239名婦女患有骨質疏松癥,另一組有298名婦女沒有患骨質疏松癥。研究結果顯示,懷孕間隔期不超過一年的婦女患上骨質疏松癥的風險,是懷孕間隔期超過一年者的四倍。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停經后婦女的骨骼組織,研究發(fā)現(xiàn),在27歲以前首次懷孕的婦女,患骨質疏松的風險也較高。
已有研究證實,懷孕與婦產科病史,包括以母乳哺育及首次懷孕年齡等相關因素,都對停經后患骨質疏松癥有直接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女性在懷孕期間會釋放大量鈣質,其中一部分給了胎兒。一般女性產后要補充鈣質,必須等到寶寶斷奶后,以及再次懷孕前的這段間隔期。如果生育兩胎之間的間隔期只有一年,恐怕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使母親的骨密度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