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午餐”會不會有毒?
——沈陽軍區(qū)大連療養(yǎng)院嚴防無線網絡泄密的一段經歷
■林雪峰 韓 穎 本報特約通訊員 汪學潮
忘記關閉內置無線網卡,導致新啟用的辦公計算機自動連接營區(qū)外無線網絡……前段時間,沈陽軍區(qū)大連療養(yǎng)院嚴肅處理了對辦公計算機操作不當的技師小吳,此事在官兵中引發(fā)熱議。
近年來,無線網絡在公共場所逐漸普及。該院周邊的一些賓館、飯店為招攬生意,也提供了免費無線網絡。在該院營區(qū)的一些位置,能搜到多個免費無線網絡,無需密碼也能連接。營區(qū)被無線網絡“包圍”,給部隊信息安全帶來了威脅。為此,該院專門制定了嚴格的保密規(guī)定。
前段時間,小吳打開新配發(fā)的辦公電腦使用時,由于疏忽大意,沒有及時關閉內置無線網卡。誰知,僅僅一兩分鐘,這臺電腦就自動連接上了一個無線網絡。經過技術人員檢測,該無線網絡為營區(qū)旁一家餐館提供的,由于發(fā)現及時且新配發(fā)的電腦尚未存儲資料,沒有造成失泄密。
“免費午餐”會不會有毒?此事引起了該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對責任人小吳進行問責的同時,他們邀請有關專家進行“信息化條件下的技術竊密與保密”及“計算機無線聯網泄密隱患”專題講座,并現場為大家演示無線網絡的“竊密”手段。
課堂上,網絡安全專家利用筆記本電腦搭建起了開放的WiFi網絡,并將演示用的智能手機接入網絡。幾分鐘后,手機上的照片和綁定的郵箱密碼居然全部顯示在大屏幕上。接著,專家又將一份份模擬涉密文件從演示電腦上竊取、篡改……“啥網都想‘蹭’,一不小心就會墜入陷阱!”專家提醒說,不光是對涉密電腦要嚴格防范,個人智能手機和家用電腦也要留心,不法分子會利用WiFi“釣”取賬號、密碼以及隱私信息。
該院領導介紹,他們專門制訂下發(fā)了《無線網絡管理規(guī)范》,對所有辦公電腦進行安全檢查,確保辦公電腦沒有無線網卡、無線上網功能關閉,從源頭上消除無線WiFi信號接入隱患。同時,對辦公區(qū)進行無線網絡信號檢測,在保密室、會議室等涉密場所,安裝WiFi信號干擾器,屏蔽無線網絡信號,防止無線網絡引發(fā)失泄密事故。
(《解放軍報》2015年09月18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