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中找到屬于未來的故事
■周曉博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張少波
30秒,放在平時,可能只是轉(zhuǎn)眼間。
但那天舞臺上的30秒,卻足以讓李志棟讀懂一位英雄。
暴風雪中,李志棟奮力爬著,整個身子向前匍匐,一只手懸停在半空,另一只手緊緊拽著身后的戰(zhàn)友,直到班長在雪中找到已經(jīng)凍成一座冰雕的“他”。
這個只有30秒的場景,對李志棟來說異常漫長。“緊張、壓抑甚至還有點害怕……”聚光燈打在臉上,李志棟的鼻尖冒了汗,手腳卻冰涼。
“這,就是犧牲的感覺嗎?”他想。
班長抱著他,哭著喊“他”的名字——“劉云閣”。
對于這個名字,李志棟一直都不陌生。剛到部隊時,他就聽過一個故事:20多年前,副班長劉云閣和新兵王繼光在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里,連續(xù)搶修通信線路19個小時,最終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班長的眼淚,滴落在李志棟的臉頰,那一絲溫熱的觸覺,讓他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李志棟也哭了。他沒想到,自己會哭,“仿佛我真的成了他!”
其實,剛接到飾演舞臺劇中的英烈這個任務時,李志棟心里是沒底的:“我努力在腦海里檢索‘劉云閣’這個名字,感到的卻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陌生。”
只有走進英雄,才可能了解英雄。為了幫助大家深刻理解劇本,這場報告會的策劃人、宣傳科科長楊理帶著參演官兵重新走進榮譽室和英雄生前所在連隊,了解英雄和他背后那些故事——
深山密林中,海拔1457米的老爺嶺,一年中有七八個月大雪封山。那時,每次巡線過后,戰(zhàn)士的綁腿和大頭鞋都凍在一起,脫不下來,只有把兩腳放到?jīng)鏊?,慢慢化開冰,才能輕輕地脫下鞋襪。老爺嶺小組的很多官兵因為凍傷,落下了終身殘疾……
隨著對英雄的逐漸了解,大家對這段歷史有了更深的體會,“不僅是念幾句臺詞,而是要將‘風雪老爺嶺’精神傳遞給每位官兵?!?/p>
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次自我教育。走下舞臺,李志棟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剛開始,就那幾句臺詞,我不是記錯就是記漏。但真正了解劉云閣后,臺詞就好像刻在我腦海里。”
在這場“青春駐北疆·忠誠鑄利劍”尋根之旅專題報告會上,一幅幅歷史照片、一段段紀實錄像、一個個鮮活故事,帶給官兵的不只是感官上的沖擊,更是“向思想更深處的漫溯”。
匯報結(jié)束,禮堂燈亮,一片沉寂,官兵大都紅了眼圈。楊理欣慰地說:“匯報會如此‘走心’,就在于它超出了‘舞臺’的意義,以部隊的紅色傳統(tǒng)為主線,勾勒出一條通信兵的精神軌跡。”
“歷史中有屬于未來的故事,找到了,信仰就永恒;傳承下來了,發(fā)展就永恒?!痹撀谜瘎⒅敬嬖谧詈蟮目偨Y(jié)發(fā)言中說,這次專題報告會,就是要讓紅色記憶得到生動復現(xiàn),讓紅色傳統(tǒng)“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