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篇里的中國
中吉人文交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淀。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特別提到,“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絢麗詩篇在兩國家喻戶曉、廣為傳誦”。
如今,“漢語熱”在吉爾吉斯斯坦持續(xù)升溫。從中學到大學,比什凱克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漢語課程,都會教李白和他的詩。
吉爾吉斯斯坦開設有4所孔子學院和21個孔子課堂。僅在比什凱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接受漢語教育和培訓的學生就超過7000人。不少人都給自己起了中文名字。

圖為比什凱克人文大學。(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王純是比什凱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一名高齡學生,今年64歲,學習漢語已有4個月,說她是“真愛粉”一點不為過。
授課老師劉曉玲說,老人的學習精神特別讓人感動。王純家離學校很遠,得花上一個多小時,坐20多站公交車。“從學期第一天到結束,老人風雨無阻,每天按時上課。在校大學生都未必能堅持,一個花甲老人卻有如此毅力?!?/p>

王純告訴記者:“我還想去中國旅行,去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看一看。”(新華社記者 王海權 攝)
王純說:“我喜歡漢語,喜歡中國。等自己學得差不多了,我再教給我的孫子孫女們,讓他們也可以感受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美?!?/p>
小薇是比什凱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名本土老師,不僅教授學生漢語,還會向學生推薦中國的詩歌、書法、戲曲等?!白寣W生們感受中華文化的美,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能更好地理解漢語、學習漢語?!?/p>
小薇還給我們來了段黃梅戲《女駙馬》,字正腔圓,韻味十足,一起來聽聽吧。
像這樣的“高段位”中國文化愛好者,在比什凱克還有不少。

在孔子學院文化活動室,6名吉爾吉斯斯坦學生表演了一段劍舞,動作行云流水、干凈利落。(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2016年,原是新疆大學武術隊教練的祁燕來到比什凱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任教。得知學生們最喜歡看中國功夫電影,她暗下決心,要在教授漢語的同時把中國武術發(fā)揚光大。
三年來,從長拳、太極拳到劍術,她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向一批又一批學生傳授中國功夫。他們不僅在“漢語橋”等許多比賽中屢有斬獲,還在各類文藝表演中收獲了當地民眾的點贊和喜愛。

祁燕與舞劍學生合影。(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我希望我的學生們不僅能說漢語,更能熱愛中國文化。希望他們能用所學知識,做中吉友好的繼承者和傳播者?!逼钛嗾f。


祁燕的學生們用中文寫下期待。(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