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12秒,一滴水從高空落下,墻面遇難者遺像的燈熄滅,象征著一個生命的消亡。在1937年長達6周之久的南京大屠殺中,有30多萬個同胞遇難,這意味著每隔12秒就有一個生命消失。這個“12秒”裝置位于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展廳里,昏暗逼仄的場景,讓參觀者極其壓抑。
盡管時間已久遠,然而參與那場浩劫的施暴者冷血和變態(tài)的丑惡行徑躍然紙上。一個當年參與暴行的日兵如此回憶:“那時我們駐下關。我們用鐵絲網上的鐵絲把抓來的俘虜每10個捆成一捆,推入坑中,然后潑上油燒死。有種殺法叫‘勒草包’,殺時有種像殺豬一樣的感覺。干著這些事,對殺人就會變得無動于衷?!?在當時的下關,被集體屠殺于幕府山腳下的遇難者同胞逾5萬人。
對于南京大屠殺,日本政府至今仍未有一次正式的道歉。不僅如此,日本還以修改教科書,甚至以廣島長崎原子彈受害者的面孔,妄圖改變和美化那段侵略的歷史。這樣拙劣的表演,徒增笑耳。從現在的幸存者和遇難者來講,80年前的那場慘絕人寰的屠戮行為是個人的災難,由幾十萬之多的個體災難集聚而成的,則是中華民族乃至人類文明的災難。
我們不會忘記自己的民族有過這樣慘痛的浩劫。從二十多年前由吳子牛執(zhí)導的電影《南京大屠殺》上映至今,《棲霞寺1937》《拉貝日記》《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等眾多與大屠殺相關的影視作品一次次沖擊著人們的神經,提醒人們莫忘同胞在南京曾經遭受的浩劫。此前,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英文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在國際上反響巨大,引發(fā)西方主流社會對南京大屠殺的熱議。
對于這場慘絕人寰的經歷,不僅是個人的碎片化感想,更是國家層面的集體記憶。2014年12月13日,國家在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了首個公祭日。與此同時,更多的人通過在線網絡進行公祭,在更為寬廣的范圍內,以網上獻花、點燭等虛擬祭奠形式喚醒國民情感和身份認同。
盡管日軍在大屠殺時嚴密封鎖消息,然而不少滿懷正義感的外國記者在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軍的滔天罪行后,毅然不顧日軍的阻撓將這一駭人聽聞的事件告知世界。1937年12月18日《紐約時報》發(fā)表記者德丁所撰寫日軍進城后最初幾天的暴行的報道,這是世界上最早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報道。今年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了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頗讓人感慨的是,南京大屠殺的真正元兇朝香宮鳩彥因為皇族的緣故得以逍遙法外,戰(zhàn)后縱情于高爾夫球,并以94歲高齡死去。
穿越時空的隔閡,回顧同胞這段慘痛的經歷,總會讓人感覺歷史的沉重和無奈。唯有永不忘卻,才能喚醒和承載后來者的緬懷和反思之情。對于南京大屠殺的集體記憶,盡管早已突破地理和民族的隔閡,然而光陰的流逝讓曾經的場景變得漫漶不清。國家公祭日則構建了強烈的傳播儀式感,并以這樣的方式讓南京大屠殺這種民族巨大創(chuàng)傷的集體記憶對抗時間的侵蝕,代代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