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寒風刺骨。
北京豐臺,第307醫(yī)院,前來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名身材魁梧的軍醫(yī)步履匆匆,快步走向門診大樓,走近候診的病人。
“讓萬千患者重新點燃生命的希望!”每天,這個信念都會在他心中升騰。春去秋來,寒來暑往,31年來,他和團隊把許多白血病患者拉出人生絕境,使他們的家庭重拾幸?!?/p>
2015年1月,他代表團隊登上人民大會堂主席臺,領取造血干細胞領域首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8月,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通令,為他記一等功。
他,就是全軍造血干細胞研究所所長、第307醫(y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科主任陳虎。
有一種信念堅如磐石——
“不拋棄、不放棄,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快、穩(wěn)、準!
陳虎的骨髓移植手術,被同行譽為經(jīng)典。在他精巧游走的手術刀下,一個又一個白血病患者跨過重生之門!
白血病,俗稱血癌,屬于惡性腫瘤,曾是全球公認的不治之癥。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增患者4到6萬,其中50%是兒童。
1984年7月,22歲的陳虎從第三軍醫(yī)大學畢業(yè),分配到第307醫(yī)院工作。那一年,電視劇《血疑》在中國播出。劇中主人公的不幸命運,深深牽動了他的心。
當時,白血病是絕癥,治愈率幾乎為零。作為醫(yī)生,這樣的現(xiàn)實令陳虎倍感煎熬。
登高四望,滿目空白;從零起步,篳路藍縷。他暗下決心,向醫(yī)學高峰發(fā)起一次次沖鋒——
從中國第一例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到中國第一例惡性組織細胞病移植;從中國第一例骨髓移植治療紅斑狼瘡,到中國第一例外周血干細胞移植……翻開陳虎的履歷,像這樣的“領先”“紀錄”“奇跡”不勝枚舉。
“不拋棄、不放棄,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1年來,陳虎始終堅守這樣的信念,精心救治每一名白血病患者。在陳虎帶領下,團隊攻克一項項醫(yī)學難題,推動著我國干細胞移植技術取得一次次重大突破。
那年,第307醫(yī)院收治了一名15歲的白血病患者,急需造血干細胞移植。陳虎想方設法,最終在臺灣慈濟骨髓庫找到適合的骨髓。然而,當時兩岸尚沒有骨髓捐獻的先例。
為了挽救年輕患者的生命,陳虎多方奔走,最終促成了海峽兩岸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無關供者骨髓移植。截至目前,兩岸間造血干細胞捐贈已近千例。
那年,100位接受過骨髓移植的白血病康復患者重返第307醫(yī)院。他們中,年齡最大的68歲,最小的8歲。
“你們能夠健康生活,就是對我們醫(yī)務人員的最大鼓勵!”面對重獲新生的患者,陳虎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2015年夏,經(jīng)過對9歲女童王櫻學術后觀察,第307醫(yī)院對外宣布,由陳虎團隊開展的世界首例胎盤造血干細胞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獲得成功。這種新的治療方式,給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痊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