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股“熱乎勁”
■王 健

作者:周 潔
海軍某部堅持“用文化娛樂培育兵,用日常比武礪尖兵”。他們一手抓娛樂活動,一手抓尖兵鍛造,有力帶動了人才培養(yǎng),讓部隊始終保持一股“熱乎勁”。
這個部隊注重激發(fā)基層建設內生動力,在文化娛樂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們著眼官兵的興趣愛好,建立多個興趣小組,激勵官兵挖掘個人天賦,在一場場兵寫兵、兵演兵、兵唱兵的活動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培養(yǎng)了一大批“小能人”,達到了以文育人、以人強基的建設目的。這一成功案例啟示我們,文化娛樂也是一種育兵方式。
重視文化建設、通過娛樂活動來育兵,一直是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各種文化活動,不僅能點燃部隊的“熱乎勁”,增強官兵的團隊意識、協(xié)作精神、和諧關系,還能在娛樂中相互學習、增加知識,錘煉技能、增長智慧,從而引領官兵不斷成長進步,提升遂行使命任務的過硬本領。
井岡山時期,陳毅同志在給中央的報告中寫道:“士委(士兵委員會)內有娛樂科,僅于紀念日,或每月舉行工農兵聯(lián)歡會,或紅軍紀念會,有演說,有新劇,有京劇團,有雙簧,有女同志跳舞,有魔術,這些多能引起士兵的快樂?!笨梢?,在我軍初創(chuàng)時期,娛樂也是部隊生活的重要內容。
1952年1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副政委甘泗淇在《鉆進去,冒出來,貫徹政治工作的群眾路線》一文中,總結了各個部隊開展政治工作的經驗,特別提出用文化娛樂培育兵的思想。他在文章中寫道:“我們必須采取為大眾所喜歡又辦得到的辦法,為愉快生活、為快樂的陣地之家創(chuàng)造條件。這是政治機關一項經常的重要的工作。為了使他們及時了解國際國內大事,就需要不斷地供給書報、畫片、收音機等;為了在戰(zhàn)斗間隙得到娛樂,就需要大批供應樂器、電影、歌曲;為使他們自己的英勇模范事跡及時得到表揚與傳播,就需要組織群眾進行集體創(chuàng)作與小型表演;為提高文化,就需要充分供給以文化教材和器材……”正是帶兵人正視官兵的娛樂需要、精神需求,才使志愿軍保持高昂斗志和精神士氣,在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打敗敵人。
今天,部隊的兵員結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官兵對精神生活、文化娛樂的需求更加多元。新時代的官兵,大都受過良好的素質教育,有一些文化特長。這種文化優(yōu)勢正是娛樂的基礎,也是推動官兵自我教育的基石。帶兵人只有充分認清新時代官兵的特質,提供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娛樂項目,使官兵自覺投身各種文化活動之中,才能激發(fā)他們對部隊的熱愛、對練兵的熱情,從而打造出活潑潑的部隊、頂呱呱的兵。
我們常講,培養(yǎng)人才,短期靠教育,中期靠管理,長期靠文化。信息化時代,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文化樣式層出不窮,為新時代文化娛樂提供了有利契機。這就要求帶兵人要以育尖兵、練打仗為目的,大力發(fā)展強軍文化,選擇那些官兵喜聞樂見、特色鮮明、內容健康、精神高雅、富有戰(zhàn)斗氣息的文化活動,在火熱的集體生活、熱烈的奮進氛圍中提升官兵思想品格、氣節(jié)風骨、文化層次、道德涵養(yǎng)、打仗本事,從而培育出紅色傳人、時代新人,立起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好樣子。
(作者單位:92337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