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山河
■阿合卓勒·努爾蘭別克 那日素


1931年的秋風裹挾著硝煙席卷華夏大地,日寇的鐵蹄踏碎了往日寧靜。
年幼的李安甫趴在焦黑的麥秸垛后,目睹日軍縱火焚村、肆意屠戮的暴行,仇恨的種子在他心底生根發(fā)芽。他想為那些死不瞑目的同胞討回血債,可他太小了,連鋤頭都扛不穩(wěn),只能將那灼心的恨意,連同那些未寒的尸骨一起,深深埋進黑土地里。
為能早日奔赴戰(zhàn)場、手刃日寇,李安甫暗自發(fā)狠練起了拳腳。9歲那年,他跟著父兄用土槍練習射擊。在苦練殺敵本領的同時,他也未荒廢學業(yè),12歲那年考入樂陵中學師范班。
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劃破華北的夜空。未及一月,日軍戰(zhàn)火已經(jīng)波及到冀魯邊區(qū)。為抵抗侵略,年僅21歲就威名赫赫的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蕭華,率部進駐李安甫所在的樂陵縣城。
戰(zhàn)亂四起,哀鴻遍野,民眾紛紛報名參軍。
“我要參加八路軍,上戰(zhàn)場殺鬼子!”1938年,年僅13歲的李安甫偷偷跑到蕭華所在的部隊。由于身材矮小且年紀尚幼,他首次報名便被淘汰。負責征兵的干部勸他先回去讀書,任憑李安甫百般懇求,始終沒有通融。
這一幕恰被路過的蕭華看在眼里,心中頗有觸動。因為蕭華也是很小就參加革命,在他心里,年齡不是門檻,真本事才是硬道理。
與李安甫一番交談后,蕭華很是驚喜。這個少年不僅談吐不凡,更有一身過硬的拳腳功夫和精準槍法?!昂妹缱?!”蕭華暗自贊嘆,這少年若經(jīng)戰(zhàn)火淬煉,將來必成大器,戰(zhàn)場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加入革命隊伍的那一刻,少年挺直腰板,臉上寫滿堅毅,胸中燃燒的報國熱血讓他充滿力量。就這樣,李安甫踏上了軍旅征程。
剛加入隊伍,李安甫擔任司號員。他參與的第一仗,是剿滅一伙土匪。戰(zhàn)斗中,他不顧身邊的炮彈往陣前沖,用力吹響軍號。在幾個小時的戰(zhàn)斗中,號聲始終在陣地高響著。戰(zhàn)斗結束后,李安甫的嘴唇已經(jīng)腫了起來。
李安甫有很高的射擊天賦,幾乎可以達到彈無虛發(fā)。
1939年的一天,李安甫在清掃戰(zhàn)場時,突然發(fā)現(xiàn)壕溝深處躺著個日本軍官,只見他左手緊攥著一把手槍,右手則握著一把鋒利軍刀。
越是危險,越要沉穩(wěn)。李安甫找準時機猛撲過去,一把奪走他的手槍,同時起腳飛踹,把軍刀踹飛數(shù)丈遠。未等日本軍官回神,李安甫已調(diào)轉(zhuǎn)槍口,“砰砰”兩聲脆響穿透硝煙,送他上了西天。
后來李安甫才得知,被他擊斃的,是在中國犯下很多罪行的黑田一郎。
為更有力地打擊日寇,八路軍決定組建一支武裝工作隊。這支隊伍人員精干、武器精良,肩負掩護主力、深入敵后的重任。李安甫被編入這支隊伍,擔負鋤奸、刺殺等職責。
一次,李安甫接到一項艱巨任務——刺殺日軍頭目川島谷川。此人陰鷙歹毒,以活人充當“試驗品”,時常擄掠無辜百姓,致使無數(shù)家庭家破人亡,當?shù)孛癖妼ζ浜拗牍恰?/p>
黨組織獲悉川島谷川的累累罪行后,決定鏟除這個毒瘤。然而此人生性多疑,出行必帶數(shù)名身手矯健的隨從。為消除對方戒心,李安甫特意將自己扮成小學生。當他迎面遇見川島谷川時,刻意放慢腳步鞠躬行禮,這令對方放松警惕。川島谷川大笑著拍著他的腦袋稱贊:“好孩子,大大的好!”待川島谷川轉(zhuǎn)身走出不足兩米,李安甫迅速拔出手槍,扣動扳機,就在川島谷川踉蹌著回頭的瞬間,第二顆子彈已精準射入其心臟。眼見日軍頭目應聲倒地,趁著混亂,李安甫迅速改換裝束,揚長而去。
敵后任務危機四伏,即便李安甫有勇有謀,也很難保證每次都平安脫身。
一次鋤奸中,李安甫在掏槍發(fā)信號時暴露。他迅速撤退,一邊找掩體一邊開槍射擊,一路輾轉(zhuǎn)躲到了學校,再次扮成學生模樣。迎面走來的老師見狀,將他帶進廁所躲藏。李安甫握著槍跳入茅坑,懷里還揣著兩枚手榴彈——他做好了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準備。萬幸的是,隨著天色漸暗,敵人悻悻而去。李安甫沿學校后門一路跑到護城河,洗去滿身污穢,奮力游回大本營。
就這樣,李安甫憑借機智勇敢與身材矮小,接連鏟除多名敵軍要員。
1947年12月,李安甫隨大部隊進攻名為“屯兵站”和“土匪窩”的據(jù)點。當夜11時許,部隊需在密集的炮火中接近暗堡實施爆破。眼看戰(zhàn)友們接連倒下,爆破任務陷入僵局。為減少傷亡,李安甫主動請纓炸暗堡。在戰(zhàn)友火力掩護下,他穿梭于槍林彈雨之中,步步逼近敵軍暗堡。千鈞一發(fā)之際,李安甫成功引爆炸藥,卻因躲避不及被爆炸氣浪掀至半空。硝煙散盡后,他雖保住性命,卻摔斷了胳膊,永遠失去了左耳和右眼。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來自全國各地的英雄代表受邀登上天安門城樓,共同見證新中國的誕生。李安甫便在其中。
時光荏苒,2019年,94歲高齡的李安甫佩戴閃耀的軍功章,在時隔70年后再次來到天安門廣場。他懷著對犧牲戰(zhàn)友的深切思念,替他們向國旗敬禮,完成他們未了的心愿。
當望見那面浸染著無數(shù)英雄熱血的五星紅旗,李老眼眶濕潤。他努力挺直身軀,顫抖著敬了一個軍禮。正值東方天際霞光初綻,冉冉升起的朝陽將溫暖的光芒灑在他蒼老卻依舊剛毅的面龐上。李老百感交集,情至深處,他忍不住輕輕捧起那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將布滿皺紋的臉頰小心翼翼地貼近旗幟一角,飽含熱淚印下一個深情的吻,久久不愿移開。
那是跨越70年戰(zhàn)火的告慰,是一名抗戰(zhàn)老兵對長眠英靈最虔誠的致敬。
本版插圖:趙建華、祝永超
圖片制作:陳新陽、賈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