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趙鐳餉 發(fā)布:2025-07-17 18:00:02
山東艦上,離“飛鯊”最近的那群人
■中國軍網記者 魏薇
香江之畔,維港之濱,山東艦的到訪為這個夏天的香港烙下深藍印記。甲板上,前來參觀的市民流連駐足,一架架靜臥的殲-15艦載機,成為人們爭相合影的焦點。
而在“飛鯊”不遠處,一群忙碌又靜默的身影,正守在熱鬧之外,為每一次起降繃緊神經。
“飛鯊”從他們手中放飛,又在他們腳下歸巢。他們是海軍山東艦起降保障中隊官兵——離“飛鯊”最近的那群人。
加速,沒有極限
海軍山東艦起降保障中隊起飛助理員在確認艦載戰(zhàn)斗機狀態(tài)完好后,給出釋放手勢。李剛 攝
在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4.5英畝”的航母飛行甲板上,周小勇的戰(zhàn)位,離飛機發(fā)動機近在咫尺。
即便戴著頭盔和耳罩,仍然無法完全抵擋強大的氣流和震撼的轟鳴,以及仿佛置身熱帶的高溫灼烤。
“我必須在幾秒鐘內做出最準確的決定。”作為確保艦載機安全起飛的最后一環(huán),周小勇要在復雜環(huán)境中,精準判斷多個點位安全情況。他的操作速度會直接影響艦載機出動速度。
“我們放飛戰(zhàn)機快一秒,打贏戰(zhàn)爭的勝算就多一籌。”五年多來,周小勇帶領戰(zhàn)友們持續(xù)鉆研,經過數(shù)千次演練,不斷優(yōu)化放飛人員就位位置、撤出路線、手勢動作等起飛保障流程,一次又一次刷新了艦載機連續(xù)起降的最大架次。
伴隨最后一縷金色霞光灑向海面,殲-15艦載機完成當日放飛任務,即將返航。此刻,軍士張忠杰和他的戰(zhàn)友們已在各個阻攔點位準備就緒。
從空中俯瞰,航母甲板不過火柴盒大小,而甲板上四道阻攔索更是細如琴弦。艦載機要在僅有兩三百米的跑道上安全著艦,靠的就是尾鉤在一瞬間緊緊勾住其中一道阻攔索。
如何為回收戰(zhàn)機贏得寶貴時間?張忠杰摸索出的訣竅是:細。
“回收戰(zhàn)機容不得絲毫馬虎。”為了確保艦載機起降的絕對安全,有著20多年軍齡的張忠杰帶領區(qū)隊人員,細致排查每一處阻攔設備,安全檢查次數(shù)經常是規(guī)定標準的兩倍多。
“別人擼鐵練的是肌肉,我們練的是戰(zhàn)斗力量。”
在“阻攔人”的世界里,力量也是速度。一道幾百公斤重、幾十米長的阻攔索,在極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更換。他們在任務間隙扛沙袋、拉鋼索,人人練出扳不倒的鐵身板。
從艦載機在遼寧艦甲板上“驚天一著”,到國產航母山東艦不斷刷新保障艦載機連續(xù)起降最大架次,起降保障中隊的官兵日復一日鉚在甲板上,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山東艦入列以來,艦載機安全放飛保障時間大幅縮短,再次出動準備效率大幅提高。艦載戰(zhàn)斗機的出動速度越來越快,規(guī)模越來越大,頻次越來越高。
追夢,沒有極限
海軍山東艦起降保障中隊官兵在阻攔著艦后,檢查阻攔索狀態(tài)。李剛 攝
寬闊的甲板,足以裝得下無數(shù)個青春夢想。
每個男孩都有過飛行夢,高翔也不例外。雖未能翱翔藍天,時代卻給予了他更大的舞臺——成為山東艦上放飛艦載機的人。
夏日南海,風起云涌,正在海上航行的山東艦航母編隊發(fā)現(xiàn)外軍航母抵近活動,艦載機頻繁升空,正高速逼近。
隨著警報拉響,甲板上各個點位的官兵迅速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身著醒目黃色馬甲的高翔,沉著冷靜判斷,快速變換手勢動作。隨著他凌空一指,殲-15艦載機掛彈升空,經過數(shù)個回合的纏斗,成功驅離外機。
海風掠過恢復靜默的甲板,高翔濕透的后背一涼。
這涼意瞬間將他拽回到模擬訓練現(xiàn)場:聽到設備發(fā)出異響,他果斷打出故障剎車手勢,但解除剎車的動作卻僵在了指尖?!胺棚w戰(zhàn)機是沒有改錯機會的?!崩习嚅L周小勇送給高翔的這句話,讓他在始終清醒的狀態(tài)一步步成長。
三年淬煉,高翔已取得多個關鍵崗位資質,安全保障戰(zhàn)機起降數(shù)千架次。從近海到遠洋,在戰(zhàn)機一次次呼嘯騰躍與平穩(wěn)歸航之間,愈發(fā)成熟自信。
閑暇時,高翔愛看武俠劇。俠客仗劍天涯的豪情,讓他心馳神往。但在山東艦的甲板上,他找到了更真實的“俠義”——做戰(zhàn)機最可靠的“守護者”,于萬里海疆抒寫忠誠。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目睹艦載機起降的精彩。高伍的戰(zhàn)位,深藏于甲板之下的阻攔機艙——這里,是航母阻攔系統(tǒng)的“心臟”。
日復一日地傾聽它的嗡鳴、調校它的脈搏、守護它的運轉,高伍的夢想是成為甲板下最懂阻攔設備脾性的人。
在一次保障艦載機飛行訓練間隙,位于阻攔機艙內的官兵正按規(guī)程逐項排查設備。高伍檢查滑輪緩沖裝置時,手套觸碰到下歧管接口的地方,瞬間浸染油污,滲漏點正持續(xù)滲出液壓油。
距下一架艦載機著艦僅剩幾分鐘,他們迅速開展應急處置。油漬雖蔓延到墊體邊緣,但滲漏量未再擴大。系統(tǒng)壓力值顯示正常,后續(xù)阻攔程序按計劃啟動。
“嘭!”伴隨著一聲巨響,強烈的震感從甲板穿透而來,阻攔機極速運轉,阻攔鋼索飛速運動。高伍緊盯壓力表指針與臨時封堵處,絲毫不敢懈怠,直到戰(zhàn)機成功著艦。
“起降前的每一次檢查都是有必要的?!崩媳鴱堉医苁沁@樣做的,也是這樣教的。作為張忠杰培養(yǎng)出的徒弟,高伍身上什么時候有了與師父一樣執(zhí)拗的專注和旁人眼中灼人的熱愛,連他自己也說不清。
突破,沒有極限
海軍山東艦遠海訓練期間,艦載戰(zhàn)斗機夜間阻攔著艦。劉海洋 攝
在起降保障中隊,每個官兵都有一本自己的“明白賬”。
從“0”到“1”……
從“千次”到“萬次”……
一個個跳動的數(shù)字,是他們在深藍航程上,創(chuàng)造的一個又一個開始。
不久前,又一批艦載機飛行員順利通過了夜間資質認證??粗麄冏呦聭?zhàn)機,任馳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夜間保障艦載機起降的場景。
那是一次從“0”到“1”的突破。在全艦官兵的精準保障下,艦載機呼嘯升空,直沖夜幕。當甲板上傳來起飛勝利的歡呼時,起降保障中隊的官兵們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對他們而言,回收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浩瀚大洋上,艦載機在航母上著艦猶如“刀尖起舞”,夜間著艦更是難上加難。
上百組精密元件構成的光學助降系統(tǒng),不僅是暗夜海天間飛行員唯一信賴的“眼睛”,還是著艦指揮官引導飛行員的“外腦”。
海上氣象條件多變,空氣高鹽侵蝕,艦體震顫顛簸,這些影響因素都有可能燒壞電路、干擾信號傳輸。
為了守住這道光,官兵們集智攻關,經過無數(shù)次摸索試驗,最終確定了十多種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的光學引導方案。
遼闊漆黑的海面上,燈光清晰勾勒出航母的輪廓,琥珀色的基準光點,為飛行員指引正確的下降路徑和著艦位置。
甲板上,阻攔組官兵已經準備就緒。指揮席的監(jiān)視屏跳動著燈光指令。艦島側翼,著艦指揮官緊盯屏幕信息,“高度保持,姿態(tài)穩(wěn)住,好!”指揮官沉穩(wěn)有力的口令,通過通信耳麥傳入飛行員耳中。
戰(zhàn)機對準艦艉甲板跑道,在即將著艦時放下尾鉤,風馳電掣般砸在甲板,機腹后方的尾鉤精準地鉤住第二道阻攔索,向前滑行數(shù)十米后穩(wěn)穩(wěn)停在飛行甲板上。
那一刻,任馳心潮澎湃,戰(zhàn)機掛住阻攔索形成的巨大“V”字,既象征著航母的勝利,也意味著他們已具備全天候作戰(zhàn)保障能力。
“航母事業(yè)正處于爬坡上升期,我們要做的就是一路跑著追趕。”從單機到滿載,從暗夜到黎明,從近海到大洋,不斷沖刺、不斷超越。
在這張巨大的統(tǒng)計圖上,安全保障艦載機著艦的駕次還在不斷被改寫,一次次突破背后,是中隊一茬茬官兵攻堅克難的膽氣和苦練本領的底氣。
成長,沒有極限
海軍山東艦遠海訓練。李剛 攝
翻開山東艦的航跡圖,宛如翻閱一本加速成長的影像集。
短短幾年,山東艦完成了從“入列”到“能戰(zhàn)”的升級。艙室通道的榮譽墻上,掛滿了因為練兵備戰(zhàn)貢獻突出立功受獎的優(yōu)秀官兵照片。
從“新手小白”到“技術大拿”的仇澤楷就是其中之一。
“向前滑行、保持剎車、加力起飛……”飛行甲板上,仇澤楷口令干脆利落,完全看不出他并非“科班出身”。
三年前,仇澤楷本是一名操作員,在艦上大力推行“一專多能”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下,他來到新的崗位鍛煉。相較以往崗位相對單一的操作,新的崗位需要在復雜環(huán)境中,快速判斷多個方面安全因素,在發(fā)動機轟鳴中辨別指令,瞬間做出正確決斷。
此后一年多時間,在中隊先理論后實操、先跟班后保障、先簡單后復雜的培養(yǎng)模式下,仇澤楷從每一本教案、每一處設備、每一個動作開始,深研細學、反復操練,讓自己從“航母大學”順利畢業(yè)。
如今,在起降保障中隊,“一專多能”已成常態(tài)。除新艦員外,中隊官兵人人掌握至少兩門專業(yè)技能,化身保障“機動隊”。
通過精準的送學培訓、常態(tài)化的換崗輪訓、實戰(zhàn)化的交叉鍛煉、嚴苛的資質考核,中隊為每個崗位都建立了培養(yǎng)認證體系,并大膽打破專業(yè)壁壘,鼓勵官兵跳出“舒適區(qū)”,在多崗位歷練中夯實能力根基。
官兵是最懂裝備的人。有了趁手的工具,工作起來才會更加高效、便利。中隊黨支部帶領大家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改良工具、檢修裝備到工作流程再造,只要發(fā)現(xiàn)有制約戰(zhàn)斗力、不符合實戰(zhàn)要求的環(huán)節(jié),大家便主動鉆研,尋求突破。
一次巡查中,杜宏發(fā)現(xiàn)一處裝備的位置緊貼艦舷,操作時還得把上半身探出舷外,既危險又低效。他立即動手研究資料、設計方案、繪制圖紙,并與廠家論證可行性,最終成功制作出一款安全高效的輔助工具,深受大家歡迎。
這股源自戰(zhàn)位的創(chuàng)新活力,正涓涓匯流,成為驅動航母戰(zhàn)斗力躍升的不竭源泉。而支撐這鋼鐵巨艦破浪前行的,正是一代代航母人堅實的腳步。
作為山東艦首批上艦女兵,山東姑娘連蕙靚對2019年12月17日這一天記憶猶新。
那天,習主席親自出席山東艦交接入列儀式并登艦視察。連蕙靚站在受閱隊伍的第一排,親眼見證了這個里程碑式的歷史時刻。
6年間,她與山東艦共成長,從一名地方大學生淬煉成了技術骨干。無論是近海礪劍,還是遠洋亮劍,起降保障女兵的身影從未缺席,“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女兵走上航母?!?/p>
夜幕降臨,山東艦的巨影悄然融入南海的夜色,甲板上燈光跳動,夜空中繁星閃耀。
機庫一隅,連蕙靚和“甲板彩虹”樂隊的伙伴們撥動琴弦,一場迎接新戰(zhàn)友的快閃音樂會正在上演。嘹亮的歌聲被海風吹得很遠,青春的臉龐在光影中閃閃發(fā)亮。
因為熱愛,所以奔赴山海。這群離“飛鯊”最近的守護者,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海天守護者》中唱道:“時刻準備,讓每支利箭都命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