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關稅大棒的步步緊逼,歐盟在快速服軟之后也終于“痛定思痛”,想出了一個應對之策——籌建“防務銀行”,通過在軍事上“獨當一面”來實現(xiàn)“戰(zhàn)略自主”,以避免在關稅等跨大西洋爭端中再次被美國拿捏。這個主意聽起來很是高明,具體實施起來卻不過是披著“金融創(chuàng)新”的外衣,干著繼續(xù)給美國“上貢”的勾當。
據(jù)德國《世界報》報道,歐洲依賴“美國制造”的飛機、炸彈和導彈,依賴美軍支援,幾乎無法僅靠自身力量自衛(wèi)。為了避免歐盟再因此受到要挾,經濟學家和政治家提出了一個新方案:建立一家名為“國防、安全和韌性銀行”的大型聯(lián)合金融機構來為武器研發(fā)和采購融資。
眾所周知,歐盟委員會今年3月雄心勃勃地推出了“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打算籌措8000億歐元打造“一個安全而有韌性的歐洲”,其中包括向歐盟成員國提供1500億歐元貸款,為其防務和安全項目提供資金,并協(xié)助成員國整合需求、共同采購軍事裝備。顯而易見,所謂“防務銀行”就是為了落實“重新武裝歐洲”計劃而謀劃的一招。據(jù)稱,該銀行在拿到執(zhí)照后可以在20個月后投入運營,負責為手榴彈、地雷、坦克、無人機和潛艇這些其他國際金融機構不愿碰的東西融資,并像世界銀行那樣允許各國加入,除歐盟成員國外也可以接納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等“所有認同歐洲價值觀的國家”。
“歐盟正在緩慢地從共同市場和自由貿易區(qū)轉變?yōu)檐娛侣?lián)盟——而這必須以某種方式獲得資金保障?!薄啊畤?、安全和韌性銀行’的構想者是曾任北約高官的英國退役軍官羅布·默里?!钡聡妒澜鐖蟆返南嚓P報道,點出了歐盟的窘態(tài):想“戰(zhàn)略自主”,卻又沒有“戰(zhàn)略自主”的資本,一些成員國為“撥款”還是“貸款”而吵鬧不休;歐盟的遠大前程,還得由早已脫歐的英國人來籌劃,還得由域外國家?guī)鸵r著實行。稍加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歐盟此舉本質上仍是在為自己的戰(zhàn)略依附尋找新的“包裝紙”。
據(jù)報道,摩根大通、德商銀行和荷蘭國際集團已經表態(tài)支持成立“防務、安全和韌性銀行”,目標是籌集1000億英鎊用于歐洲軍備重整。且不論這筆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錢如何迅速湊齊,又夠不夠花——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和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算了算賬,發(fā)現(xiàn)歐盟需要30萬軍人組建50個旅,同時搭配1400輛新型主戰(zhàn)坦克和2000輛步兵戰(zhàn)車,這個規(guī)?!斑h超歐洲目前的軍力”。這些錢最終會流向哪里,才是問題的關鍵。
歐盟大張旗鼓喊出“買歐洲造”的口號,也確實訂立條款把美國軍火公司排除在了1500億歐元防務賬單之外。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甚至放言,要說服那些“習慣于購買美國貨”的歐洲盟友,把錢花在歐洲大陸的技術上。然而,根據(jù)7月下旬剛剛達成的美歐關稅框架協(xié)議,歐盟不僅乖乖簽下了15%關稅的“城下之盟”,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歐盟購買美國武器竟然成了這場關稅交易的一部分。所謂“防務銀行”籌集來的資金,到頭來不還是要為美國軍工企業(yè)“輸血”?
搞出“防務銀行”的噱頭來,歐盟的理由是“歐洲希望為應對可能與俄羅斯爆發(fā)的戰(zhàn)爭作充分準備,并力求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但是,多琢磨琢磨就會發(fā)現(xiàn),除非歐洲各國非要把俄羅斯視為“不共戴天的敵人”,非要去擠壓俄羅斯的發(fā)展空間,歐洲大陸內部本來并不存在多么嚴重的安全威脅。事實上,正是北約東擴甚至全球化這個美國一手操持的軍事霸權擴張行徑,通過不斷制造“假想敵”,人為地給歐洲乃至世界制造了緊張氛圍和戰(zhàn)亂紛爭。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從利比亞到敘利亞,從南聯(lián)盟到烏克蘭,北約每一次舞槍弄棒的背后,受益的都是大西洋彼岸那個“空手套白狼”的霸權國家。
“防務銀行”最終能解決歐洲的“戰(zhàn)略自主”問題嗎?恐怕到頭來,它只會成為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又一個“提款機”,只能是榨干了歐洲國家的荷包,讓美國軍火商的錢袋子更鼓一些。而歐洲國家,依舊擺脫不了被美國霸權牽著鼻子走的命運。
文字:浩洋
漫畫創(chuàng)意:王粲
漫畫制作: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