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維和,是一種發(fā)現(xiàn)。這種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對異域風情的近距離觀察,更是心理意義上對于自己成長的體悟。
參加維和不是每個軍人都有的機會,參加維和的官兵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用文字和鏡頭記錄維和經歷的毅力,記錄下來能經過層層把關公開出版更非易事。因此,當收到史成軍寄來的20多萬字的《維和南蘇丹》一書時,我著實還是有些驚嘆的。
史成軍曾于2009年和2013年兩次參加維和行動,在他筆下,有對中國維和官兵艱苦工作生活的真實記錄,也有對維和任務區(qū)和其他友軍的細致觀察,還有對中國軍隊走出國門形象塑造的深入思考。他說,沒有維和,就沒有這本書。

羅楊,第四批赴黎巴嫩維和醫(yī)療分隊的新聞官,外表美麗嬌弱的她卻自稱是名“女漢子”。
作為我軍在該任務區(qū)的第一位女新聞官,她負責的工作包括聯(lián)絡與信息發(fā)布、對外文化交流、新聞采寫、主持以及內部政治工作等具體事務。文字報道從照貓畫虎開始,竟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新聞、詩歌都有板有眼,還在任務區(qū)辦起了中英文的《八一藍盔周刊》;瘦弱的她一開始相機都有點拿不穩(wěn),最后拍出來的照片不僅上了軍報,還入選了《守望和平——中國軍隊參加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25周年》攝影展,在聯(lián)合國展出;攝像更是從零開始,一點點學機器操作、機位擺放、剪輯合成。她坦言,“要不是參加維和,還不知道自己竟然可以做這么多事情?!?/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