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3月27日消息(記者紀夢楠)沙特阿拉伯官員25日晚證實,沙特等多國出動空軍,對也門境內的胡塞武裝發(fā)動空襲,以支援受困的也門總統(tǒng)哈迪。昨天,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通電話。王毅表示,中方高度關注也門局勢的演變,主張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海合會倡議等,盡快化解危機,恢復也門的正常合法秩序。也門沖突為何引發(fā)阿拉伯國家大動干戈?外國勢力干預將給也門局勢帶來哪些變數?就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軍事專家王寶付做深入解析。

美東時間25日晚上7點,沙特對也門(叛軍)實施了轟炸,有10個國家參與沙特在也門的軍事行動(資料圖)
內憂外患導致也門沖突直線升級
胡塞武裝去年9月奪取了薩那的控制權并試圖向南推進。今年1月,胡塞武裝與也門總統(tǒng)衛(wèi)隊發(fā)生沖突并占領總統(tǒng)府,之后軟禁總統(tǒng)哈迪和總理哈立德。2月底,哈迪設法離開了薩那,抵達亞丁并在那里行使總統(tǒng)職權。王寶付認為,內憂外患導致也門沖突直線升級。
王寶付認為,一是也門長期以來經濟困難,十年前也門動蕩,政權更迭,也門總統(tǒng)流亡到沙特后,國內曾有一次和解對話的機會,但最終并沒有解決問題,關鍵在于經濟原因。
二是也門國內教派沖突。也門雖然是阿拉伯國家信仰伊斯蘭教,但有什葉派、遜尼派等。胡賽武裝就屬于什葉派的一個分支機構。此外,也門還有種族問題,包括南北分成兩個國家的時候,也存在該問題。現在,在國內經濟困難,整個中東地區(qū)局勢動蕩的背景下,這些所有的矛盾都會激化。再加上現在中東地區(qū)大國之間錯雜的背景,對也門內部各派勢力的支持和干預,導致了也門沖突最終爆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