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希望你們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3年1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本禹志愿服務隊”回信時曾這樣勉勵志愿者。今天,是第34個世界志愿者日,本期“學習故事”帶您一起回顧習近平和志愿者的故事。

錦書云中來
尺牘傳深情
一封寄給志愿者的回信
激勵著無數青春在志愿服務中綻放
六年前
華中農業(yè)大學一群同學坐在一起
交流著自己扎根深山支教10年的體會
這時
有人提議
“給習近平總書記寫封信匯報匯報”
就這樣
一封滿載成果的信寄出了
這封信
引出了總書記和志愿者之間
一段動人的故事
那封匯報信寄出之后
同學們收到了
總書記百忙中寄來的回信
信中勉勵同學們
“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
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p>
收到回信的這群學生來自
“本禹志愿服務隊”

徐本禹 新華社資料圖
徐本禹
是一個想走出鄉(xiāng)村的農家少年
是把勤工助學掙的錢也捐了出去的人
是被一篇報道牽引到貧困山區(qū)的志愿者
是放棄讀研究生機會去貧困山區(qū)的支教人
去貴州省大方縣看望他的老師
把他支教的照片放在了網上
“兩所鄉(xiāng)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的故事
感動了千萬網友
在他的感召下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也就有了“本禹志愿服務隊”
這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服務隊
成立于2005年
十余年來扎根基層
情牽西部
接力式選派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
進行支教支農
關愛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等志愿服務活動

2014年3月3日,“本禹志愿服務隊”在武漢市盲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后合影。來源:中國文明網
貴州省畢節(jié)市大方縣彝族姑娘康勝美
就是“本禹志愿服務隊”的第一批受益者
11歲那年
因為家庭困難
她輟學到貴陽打工賣臭豆腐
一頭是烤爐
一頭是簡易桌凳
瘦弱的她挑著擔子
走街串巷
每月只掙100塊錢
半年后
聽說有大學生到家鄉(xiāng)大方縣支教
她立刻返鄉(xiāng)到為民小學求學
在這里
她遇到徐本禹
在徐本禹的資助、輔導下
她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2019年8月,貴州畢節(jié)大方縣大石希望小學學生家里,“本禹志愿服務隊”隊員正在做家訪。陳禮源攝 來源:人民日報
康勝美以全村第一的成績考上貓場中學
又考取畢節(jié)民族中學
可是
剛入高三
她的母親查出肺癌
一邊照顧母親
一邊復習、考試
成績一再下滑
康勝美回憶說:
“那是最暗淡的日子,每天都想放棄”
是“本禹志愿服務隊”對她再三開導、鼓勵
她才挺過了那段艱苦的日子
考上了武漢的一所高職院校

康勝美在清華大學作報告 來源: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官方微博
2014年康勝美大學畢業(yè)
她把總書記給“本禹志愿服務隊”回信
又拿了出來
讀了一遍又一遍
……
因為
她要在回信中
尋找著人生重大抉擇的答案:
是留在城市工作
還是回鄉(xiāng)支教?
“我深信只有激情奮斗的青春、頑強拼搏的青春、為人民奉獻的青春
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康勝美決定了
要接過支教老師的接力棒
回貴州,去支教!

2012年7月,貴州華農大石希望小學,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和孩子們一起。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字見真情
句句潤心田
一直以來
習近平十分關心志愿服務工作
肯定“本禹志愿服務隊”
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取得的成績和進步
致敬“郭明義愛心團隊”
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勉勵“南京青奧會志愿者”
用青春激情打造最美“中國名片”
在天津市和平區(qū)新興街朝陽里社區(qū)
稱贊志愿者們是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前行者、引領者
……
中南海連著最基層
人民領袖和人民群眾心貼心
從一份殷殷囑托的回信
到一份“去山里支教”的決然
一個個志愿者
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
走到哪里
就溫暖到哪里
總策劃:李俊
文案:趙燕飛
設計:張?zhí)炖?/p>
審核:趙嘉麟
監(jiān)制:韓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