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作為一首歌唱軍嫂的歌曲,《十五的月亮》為軍人的形象在剛毅、威嚴之外,增添了一抹柔情、細膩,如一股清風吹進了官兵和群眾心中。
1984年4月,《解放軍歌曲》編輯部組織了一批軍內(nèi)詞曲作家,到河北省高碑店駐軍深入生活。在營房里,詞曲作家們召開了一次座談會,主題是:連隊戰(zhàn)士喜歡什么樣的歌曲。一名四川籍干部主動講述了妻子在老家?guī)Ш⒆樱邪柏熑翁铩?,照料公婆的一樁樁感人故事,并熱情地說:“能不能寫一首贊美軍嫂的歌呢?”
作詞家石祥聽后被深深感動。當天晚上,石祥在房間里反復琢磨,并把題目寫在了紙上,但每次一提起筆來又寫不下去了,人稱不好辦:稱軍嫂為“妻子”,太老氣;稱“親愛的”“心上的人”,又覺得有點酸。快要熄燈時,他打開窗子想開闊一下思路,恰巧望見掛在夜空的一輪明月。石祥忽然來了靈感,提筆寫下了“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xiāng)的邊關(guān),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澳?、我”相稱,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了人稱的問題,親切而又不失意境。沒用多久,《十五的月亮》歌詞就寫好了。
歌詞借“月”抒情,奠定全篇基調(diào),多次使用“你……我……”的句式,直抒胸臆地表達身在家鄉(xiāng)的妻子和守衛(wèi)邊關(guān)的丈夫,不約而同望月思念對方,并通過“思念”“甘甜”“一半”“貢獻”“心愿”等關(guān)鍵詞進一步渲染、烘托,使得整首作品具體可感、豐滿實在。
幾天后的一個早晨,石祥遇到一同前來的原沈陽軍區(qū)前進歌舞團作曲家鐵源。他說,我有一首歌詞草稿,念給你聽聽。聽完歌詞大意后,鐵源覺得很好,便一拍大腿說:“這首詞我訂購了!”兩天后,鐵源接到這首詞的定稿,反復閱讀后,一個可愛、可敬的軍人妻子的形象,逐漸在腦海中形成。
當時,電影《高山下的花環(huán)》正在全國放映,鐵源想起了影片中的連長“梁三喜”和妻子“玉秀”之間那種純真、高尚的愛情和生動感人的故事。“玉秀”不就是那位四川籍干部妻子的再現(xiàn)嗎?鐵源從“玉秀”身上找到了靈感?!坝裥恪笔巧綎|沂蒙人,那一帶流行沂蒙小調(diào)。鐵源就根據(jù)沂蒙小調(diào),一氣呵成譜完了《十五的月亮》的曲調(diào)初稿。試唱時,鐵源覺得結(jié)尾處平淡。于是,便和總政歌舞團作曲家徐錫宜共同修改,在歌曲的最后通過了一個“啊”字予以擴展,將全曲推向高潮。鐵源后來感慨地說,這支歌與其說是我們用笨拙的筆寫成的,不如說是可敬、可愛的戰(zhàn)士和他們的親人用實際行動譜寫的?!督夥跑妶蟆酚谕?月28日在“長征”副刊第569期發(fā)表了這首歌曲。
之后,在云南老山前線,歌唱演員赴前線慰問演出,多次深情演唱這首作品,深深感染了前線官兵,這首歌曲此后在全社會廣為流傳,許多華僑華人都很喜愛唱這首歌,以此來抒發(fā)熱愛祖國、思念故土的情感。
軍人的職業(yè)充滿了奉獻,軍人的家庭寫滿了相思。今天,我們重溫這首經(jīng)典歌曲,順著深情的歌聲,慢慢回到那個寧靜的夜晚,思思念念間,窗外銀盤似的月亮照進了“你”“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