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GB的容量有多大?它相當于一部高清電影大小,差一點點能裝下一款當前流行的手機游戲,勉強能夠容納一部手機的初始安裝軟件。
用手機觀看高清畫質的直播時,1.09GB的流量3小時內可消耗完畢;在5G網絡下,下載同樣大小的視頻不到10秒即可完成。
有時,1.09GB也可以承載一群軍校學員的大學4年生活:他們因相同的愛好聚集在一起,通過一款1.09GB的兵棋推演軟件,打開一個屬于他們的“兵棋世界”。
在這里,艦艇是個倒著的梯形,飛機是2個疊在一起的三角形,雷達是一個帶底座的圓形……現實世界的三維空間變成了電腦屏幕里的二維圖像。學員們化身戰(zhàn)場指揮官,滑動鼠標、敲擊鍵盤、下達指令,轉瞬可完成一場模擬對抗演練。
前不久,空軍工程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制勝兵學社”通過層層選拔,在第四屆“墨子杯”全國兵棋推演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對于這個結果,“社長”劉詩哲既激動又有些遺憾。激動的是,他們第一次闖進全國兵棋大賽并取得成績;遺憾的是,他即將大學畢業(yè),今后無法再參加這項比賽。
回顧整個軍校生活,“制勝兵學社”從無到有,兵棋大賽從落敗到獲獎,成員從學員到準軍官,這個兵棋推演系統見證了他們的點滴變化。
在這里,他們通過“兵棋世界”透視著未來戰(zhàn)場,并不斷向一名未來戰(zhàn)場指揮官茁壯成長。
每個人的眼中都透露著光芒
10臺電腦被分成兩排,兩兩相對。臺上,選手們操控電腦指揮戰(zhàn)斗;臺下,觀眾們看著一塊由9個液晶顯示器組成的巨大屏幕——播放著紅藍雙方激戰(zhàn)的畫面。
這是由空軍工程大學“制勝兵學社”組織的一場兵棋對抗賽。
此刻,近100平方米的俱樂部擠滿了人。大四學員劉詩哲站在人群前側,為大家解說著雙方兵力部署情況。
這是劉詩哲喜歡的一種狀態(tài),甚至比獲獎更讓他興奮。劉詩哲從小就喜歡軍事,愛看軍事類的書籍、玩軍事類的游戲,還會將豆瓣評分7.5分以上的戰(zhàn)爭片全部看完。
然而,進入軍校后,劉詩哲發(fā)現這里跟他想象得不太一樣。直到上了一堂《軍事理論》課,他發(fā)現了一片“新天地”,還遇見了“知己”——學員文韜和李天浩。3人常常聚在一起聊軍事理論、軍史戰(zhàn)史、武器裝備……
“需要成立一個俱樂部,和大家一起分享軍事知識?!币淮渭w看電影,一名同學指著英國的噴火式戰(zhàn)斗機問劉詩哲:“這是不是日本的零式戰(zhàn)斗機?”
原來,并不是所有同學都像他一樣對軍事武器裝備知識有深入了解,這讓劉詩哲萌生了成立興趣小組的想法。
沒多久,學員隊準備建一個活動中心。劉詩哲立即找到教導員,提出想搞一個軍事理論俱樂部。
他的提議得到了學員隊支持。他們很快擁有了一間20多平方米的會議室作為活動場地?!吧霞墮C關批的經費大部分買了書?!必撠熼_支的李天浩說,剩余的經費買了一些迷彩布,對俱樂部進行了簡單裝飾。至于投影儀、幕布、桌椅等等,他們只能借或者自己買。
于是,一間簡陋的會議室加上一群軍事理論愛好者,構成了“制勝兵學社”的前身——軍事理論俱樂部。雖然條件艱苦,但劉詩哲覺得,這里每個人的眼中都透露著光芒,“有種鉆研戰(zhàn)爭的強烈渴望?!?/P>
從“談兵”到“演兵”
俱樂部里,劉詩哲繼續(xù)進行著解說。
巨大的屏幕中,紅藍色飛機、導彈圖標不斷碰撞、消失,戰(zhàn)況逐漸膠著。觀眾的目光被屏幕吸引,所有人都在等待這場兵棋對抗的最終結果。
事實上,“軍事理論俱樂部”成立時,還沒有關于兵棋的內容。
“那時,俱樂部場地有限,基本沒什么物資器材?!眲⒃娬芑貞?,他們常以“歷史上的今天”“吐槽大會”等形式進行授課、討論活動。
20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100周年時,俱樂部以“一戰(zhàn)中坦克與機槍的霸權”為主題舉辦活動,學員金桂賢第一個報了名。他是“坦克世界”與“戰(zhàn)爭雷霆”兩款坦克游戲的骨灰級玩家。在演講中,金桂賢引用了很多游戲內的戰(zhàn)斗情景。“既有趣又漲知識?!眲⒃娬苷f,20多平方米的俱樂部里擠滿了人。
有學員說,這里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小舞臺。在劉詩哲看來,這更像一個心靈上的棲息地。
這種興奮感持續(xù)不到一年,俱樂部遇到了建成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2019年秋天,劉詩哲等俱樂部“元老”升入大三,營區(qū)換了,又遇到畢業(yè)聯考——活動場地沒了,課余時間被大幅壓縮。俱樂部眼看面臨關門。
這時,讓劉詩哲意外的是,學院給予了他們更多支持:學員隊專門騰出一間近100平方米的房間作為俱樂部場地;機關同步批了活動經費,他們的電腦更換為曲面屏。
一時間,場地、設備全面升級,俱樂部得以繼續(xù)“經營”下去。
與此同時,他們聽說,第三屆全國兵棋推演大賽選用了更加現代立體的系統,可以更生動、形象地模擬和推演戰(zhàn)爭。
成員們一下子來了興趣。劉詩哲第一次走進“兵棋世界”時,被震驚了。在這里,他能指揮錯綜復雜的軍事力量,在瞬息萬變的戰(zhàn)場態(tài)勢下對抗?!凹饶軐W到各種作戰(zhàn)理論,還能通過龐大的武器數據庫學到各國武器裝備的性能參數……”劉詩哲說。
一瞬間,這個1.09GB的兵棋軟件,吸引了俱樂部所有人的注意力。
沒有異議,這種高仿真程度的兵棋推演成了俱樂部的主要活動。從“談兵”到“演兵”,他們將目標瞄準為全國兵棋推演大賽,并為俱樂部起了個戰(zhàn)味十足的名字——“制勝兵學社”。
小小兵棋連接戰(zhàn)場
隨著屏幕中的藍色圖標全部消失,此次兵棋對抗,紅方取得勝利。
“這場對抗,其實是第四屆‘墨子杯’全國兵棋推演大賽最后一場比賽的復盤?!睂W員張森瑜解釋。
當時,作為紅色進攻方,他們可以說是慘敗。比賽中,張森瑜指揮紅方艦隊,劉詩哲指揮紅方戰(zhàn)斗機機群,防空部署非常嚴密。但藍色方通過嚴卡時間部署,使所有反艦導彈同時抵達,最終使紅方登陸艦全軍覆沒。
“完全沒想到,對手通過如此精密的計算,用最直接的方法把我們打敗了。”張森瑜說。
類似的慘敗,幾乎每名隊員都經歷過。學員彭捷頭一回使用兵棋推演系統時,手忙腳亂地操作了15分鐘后,率領的戰(zhàn)斗機機群就被“敵”防空火力全部擊落?!半m然戰(zhàn)敗,卻從中嗅到了戰(zhàn)爭那濃濃的‘硝煙味’?!迸斫菡f。
“硝煙味”帶來更多的是直觀的先進軍事思想和理念。2019年,“制勝兵學社”參加第三屆全國兵棋推演大賽。在一場晉級賽中,劉詩哲指揮的第三代戰(zhàn)斗機遇到了第四代戰(zhàn)斗機的攔截。
那時,在劉詩哲的意識里,足夠數量的“三代機”是可以和“四代機”進行對抗的。
“結果,我們完全錯了?!眲⒃娬芑貞?。在那場對抗中,他指揮的“三代機”慘遭“四代機”單方面“屠殺”,“我們的戰(zhàn)機數量損失一半后,才看到‘四代機’的身影?!?/P>
從那以后,劉詩哲徹底摒棄了原有的作戰(zhàn)思想。推演時,他大膽使用高技術武器和先進裝備優(yōu)先攻擊“敵方”關鍵節(jié)點,作戰(zhàn)效果大大提升。
小小兵棋連接戰(zhàn)場。去年10月,學員李天浩正在為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做準備。
當時,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兩國發(fā)生軍事沖突。李天浩立即和戰(zhàn)友們一起,通過網絡收集信息資料,利用兵棋推演盡可能還原沖突過程,檢驗無人機作戰(zhàn)效能發(fā)揮和戰(zhàn)法運用。
通過兵棋驗證,李天浩發(fā)現準備參賽的某型無人機還存在火力不足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他立即和戰(zhàn)友們著手展開研究,對無人機內部結構進行重新布局,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進攻能力。
3個月后,他們的無人機出色表現,得到了賽事專家組高度評價,李天浩和戰(zhàn)友們成功晉級全國決賽。
被兵棋改變的青春
看完屏幕里的紅藍對抗,觀眾們開始參觀 “制勝兵學社”。
在俱樂部的一角,書架上擺放著許多還原度很高的飛機模型——那是模型制作“發(fā)燒友”李嘉的作品。
使李嘉成為模型制作“發(fā)燒友”的原因,也是來自那次“三代機”與“四代機”的對抗。
李嘉認為,由于平時都是通過圖片或視頻了解戰(zhàn)斗機,不夠立體直觀。所以他想通過模型拆解第四代戰(zhàn)斗機,包括氣動布局、設計特點以及搭載的導彈,更好地了解其作戰(zhàn)性能。
兵棋推演像個引子,讓李嘉意識到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不足。由此,他培養(yǎng)出一個新的愛好——制作模型。不到1年時間,李嘉就組裝了5個戰(zhàn)斗機模型。
“制勝兵學社”成立后,教員李戰(zhàn)武開始帶著英語特長班學員,翻譯外軍的前沿資料,為成員開拓新視野。“他們不能永遠停留在這個1.09GB的兵棋軟件里,還應將視野拉向更廣闊的空間?!崩顟?zhàn)武說。
為此,李戰(zhàn)武緊跟國內外兵棋推演前沿發(fā)展,圍繞各軍種分隊戰(zhàn)術兵棋規(guī)則設計、智能兵棋系統研發(fā),采取專題授課、自由研討、答疑解惑等方式不斷拓展學員們的眼界。
歷經數次更新,最初1.09GB的兵棋軟件已擴大許多。數據的增長,見證的是“制勝兵學社”每個人的改變——
劉詩哲越來越清楚當好指揮員的前提是接納部隊的規(guī)章制度;李天浩慢慢地“依賴”上了兵棋,認為好的畢業(yè)設計必須通過兵棋進行模擬論證;教員趙玉開始學習兵棋系統,以應對學員們提出的各類問題……
在這個充滿數據的“兵棋世界”里,紅、藍色棋子似乎從沒停止過對抗。學員為之激烈辯論甚至會爭吵,自然也伴隨著成長。
近4年時間,曾經初入校門的學員即將步入軍營成為軍官,“制勝兵學社”也從學員隊里的一個興趣小組發(fā)展壯大?!啊苿俦鴮W社’和我們一樣,一步步地成長,亦師亦友。”劉詩哲說。
畢業(yè)季來臨,劉詩哲即將離開。他將“社長”的位置交給了學弟張洋溢,并寫下自己的心愿——希望“制勝兵學社”能夠以一種包容和開放的態(tài)度接納來到這里的每個人,讓一屆屆熱愛研究軍事作戰(zhàn)的學弟們在這里找到自己的“陣地”。
上圖:“制勝兵學社”成員在進行兵棋對抗訓練。
下圖:“制勝兵學社”成員在制作武器模型。
耿 震、廖 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