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紅旗該怎么頒發(fā)?這不僅是一個如何正確實施精神獎勵的問題,也是基層部隊在按綱抓建過程中一次新舊思想觀念的碰撞。
從最初的調動官兵積極性,增強“爭第一、扛紅旗”的意識,到一些官兵開始對流動紅旗不太“感冒”,甚至像周豫新這樣上進心較強的班長骨干還產生了抵觸和懈怠的情緒——短短幾周時間,反轉來得似乎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這則新聞,由表及里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榮譽的本質是社會或組織對某些人做出功績和具有模范道德行為的肯定和褒獎,是為了激勵他人學有榜樣、行有示范。軍人最講求崇尚榮譽,也最需要正面激勵,爭當先進、爭做標桿是革命軍人高尚境界的鮮明標志。
戰(zhàn)爭年代,一句“不愧是主力,打硬仗就得你們上”,可以讓一支部隊熱血沸騰、舍生忘死;和平時期,一面流動紅旗,可以讓一個連隊、一個班奮勇拼搏、勠力前行。這,就是榮譽激勵的力量。
然而,倘若榮譽激勵不當,就會失去公信力,如文中一樣反而影響了官兵的工作積極性。由此及彼,反觀當下,一些單位在評功評獎中搞平均主義,論資排輩,輪流坐莊;有的把榮譽當成“慰問品”,安慰那些吃苦較多、困難較大、發(fā)展受挫的同志;有的沒有考慮不同層次官兵的進步幅度、各單位實際情況,導致表彰獎勵缺乏說服力……
一言以蔽之,應當把榮譽真正當成激勵士氣、鼓勵先進的“指揮棒”,而不是有和沒有一個樣、得與沒得差不多。我們由衷期待,各級充分發(fā)揮榮譽的示范帶動效應,讓官兵人人奮發(fā)向上,活力競相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