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改變:收買兒童的行為或將一律被追刑責
據記者了解,很多收買被拐賣兒童的人,多是出于延續(xù)香火等目的,因此,在現實中虐待兒童或者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并不多,因此收買兒童的行為經常被免于刑責。
根據福建省高級法院提供的數據,2012年至2014年,福建各級法院審結收買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僅有5件,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緩刑等。
福建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副總隊長李奕亭說:“刑法此前的規(guī)定對收買被拐兒童者的處罰偏弱,對于收買被拐兒童者,只要沒有虐待行為或阻礙解救,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實踐中絕大多數收買兒童者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客觀上助長了收買行為?!?/p>
李奕亭認為,此次二審草案擬對收買兒童者做出有罪認定,將不阻礙解救和不虐待被拐人員作為從輕、減輕處罰情節(jié),這有助于公安機關依法打擊買方市場,是一大進步。
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發(fā)布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典型案例時,相關負責人也明確表示,我國法律絕不容忍任何買賣兒童行為,抱著僥幸心理收買被拐賣的兒童“撫養(yǎng)”,最終不僅會“人財兩空”,還要受到法律制裁。
法律專家和一線干警對于修法的呼聲不止于此。趙秉志認為,目前對收買兒童只有一個量刑幅度,需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討論。“過去規(guī)定的太寬,最高刑期才3年,并且還有一系列從寬處理的規(guī)定?,F在修改了從寬處理的條款,下一步還可以考慮增加刑期、量刑幅度等內容,真正打擊買方市場,遏制非法需求?!壁w秉志說。
很多收買被拐賣兒童的是因為難以從正規(guī)渠道收養(yǎng)兒童。有專家提出,現行《收養(yǎng)法》對于收養(yǎng)的條件較為嚴格,收養(yǎng)手續(xù)繁瑣、過程冗長,難以滿足現實需要,建議應當放寬收養(yǎng)條件,簡化收養(yǎng)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