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咱們回家了
“80多年了!爺爺?shù)倪z骸找的好苦??!可憐奶奶至死也沒盼到……”采訪中,杜紹先背過身去,努力不讓眼淚流下來。
“那些年國家動蕩,戰(zhàn)亂不斷,那個關老爺廟早就沒了,到哪里去找爺爺?shù)膲災兀俊?/p>
全家找了幾年,也沒有石佐卿遺骸的下落。1958年,石賈氏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至死都在盼望丈夫的遺骨回歸故里。
讓爺爺回家,成了幾十年來全家人的最大心愿。
然而,命運總是開殘忍的玩笑,在平墳造田運動中,石賈氏的墳被人不打招呼鏟平了,尸骨無存。奶奶的尸骨都沒了,全家人再次陷入了巨大悲痛之中,以后萬一找到爺爺?shù)倪z骸了,怎么完成老人的心愿?文革期間,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變得難以理解,石佐卿抗日很多人根本不承認,抗日英雄硬是被污蔑成了土匪……
上個世紀50年代,60年代,80年代,兄弟姐妹幾個去遼陽去了幾次沒找到。而杜界雨、鄭經十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他們去世后,找到爺爺墳的希望更加渺茫。
2014年幾經輾轉,石紹先的兒子石磊在遼陽市弓長嶺的烈士陵墓里找到了石左卿的名字。不知什么時候,遼陽的民政部門找到了抗日義勇軍烈士石佐卿的遺骸,但已與十個烈士埋葬在一起,無法分辨了。杜紹先擦去眼淚說:“哪怕是抓把土,做個衣冠冢,也要讓爺爺回家!”
今年,我國有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又趕上10月15日是解放錦州紀念日,石家特意選擇了這個特別的日子,把抗日義勇軍團長石佐卿的遺骸從遼陽接回了錦州凌海烈士陵園。
雖然沒有確定的遺骸,但這已經是找到烈士的最小范圍了。在和平的日子里,烈士石佐卿的衣冠冢以這種獨特的方式魂歸故里,烈士的后代得以祭奠先人。遺憾的是,在那個年月,石佐卿和石賈氏連張照片都沒留下。
儀式上,后人用大公雞引路,以這種傳統(tǒng)的方式期盼能喚回英雄的忠魂。為挽救民族危亡,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分離,當年的兩位愛人已化作兩捧泥土,在闊別80多年后,合在了一起,再也分不開。
淚眼婆娑中,讓我們重新憶起當年義勇軍的祭文:
奇人生而為英,死而為靈……惜夫樹未靜而風已息,志未酬而身先死……大丈夫為民族死得其所,為祖國獻頭顱,血雨都成追悼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