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膽琴心助導彈騰飛
——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核導彈方隊官兵的強軍故事
李兵峰、宋瑋、田潤澤
在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場上,當大國長劍威武列陣的時候,凝聚著許多導彈官兵默默奉獻。新華社記者帶你走近核導彈方隊官兵,看他們如何劍膽琴心助導彈騰飛。
護長劍,五名師徒齊上陣
挾風裹雷,氣勢磅礴,核導彈方隊從檢閱臺前通過令世人矚目。在閱兵場外,這個作戰(zhàn)群的5名戰(zhàn)車修理工,緊緊擁抱在一起,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這個情景在導彈發(fā)射場也一次次地上演過。被譽為“護劍英雄”的他們,為確保發(fā)射成功,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
這5名師徒,人人真功夫,處處見絕活。一級軍士長嚴增勇,27年里檢修過3種型號發(fā)射車、9種型號特裝車以及20余種不同型號普裝車;二級軍士長趙文同,偵、辨、測、修四項絕活技壓群雄;三級軍士長符斌,“望聞問切聽”五步法便可定位判斷戰(zhàn)車狀況;上士王軍彥,腦子里爛熟車輛系統(tǒng)工作原理圖和幾萬個設備參數;下士武秀棟,汽修比武一舉奪魁,是旅里最年輕的特裝車修理工。
有一次,他們所在導彈旅組織跨區(qū)駐訓,3臺故障車輛拖進野外修理車間。上士王軍彥迅速鉆到車底,當時正值三伏天,車間溫度逼近至50攝氏度,如頭頂“鍋爐”、腳踩“蒸籠”,他連續(xù)奮戰(zhàn)11個多小時,最后全部檢修完畢。
三級軍士長符斌的一次搶修紀錄,更為驚心動魄。一次演練任務中,他配屬到一個發(fā)射營伴隨保障。凌晨,一臺裝備車出現故障,眼見距離發(fā)射節(jié)點越來越近。夜暗條件下,符斌多法并用,很快就找到問題所在并快速排除。
他們既有過獨當一面的出色表現,也有通力配合的精彩亮相。去年3月,某型特裝車在演練中“趴窩”。師徒們一起尋癥問結,武秀棟和王軍彥滑到車底,對底盤逐個點位進行“掃描”,符斌上車啟動發(fā)動機,趙文同伸手在繁雜儀器和管道中來回摸索……
最后,他們很快就找到故障原因,不一會兒,車輛重新轟鳴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