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團軍某旅用好旅史資源深化主題教育
特殊儀式激發(fā)奮進動力
解放軍報訊 徐懷武、特約記者彭小明報道:“李帆!”“到!”“現將救生衣授予你……”6月上旬,第77集團軍某旅舟橋連在野外駐訓地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授救生衣儀式”,該連指導員陳誠為18名新戰(zhàn)士逐個授予紅色救生衣,并深情講述每件救生衣背后的感人故事。這是該旅運用旅史資源,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的一幕。
近年來,該旅遂行搶險救災、國際維和等多樣化軍事任務呈常態(tài)化趨勢。為此,他們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充分挖掘旅史資源,把官兵耳熟能詳的身邊故事、史館實物等搬進課堂。
儀式現場,新戰(zhàn)士李帆接過的救生衣,已經消褪為淡紅色。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時,連隊老兵就是穿著它,在紫坪鋪水庫上撐起漕渡門橋,轉運群眾數百名,被譽為“生命之舟”。新戰(zhàn)士余文亮手中的救生衣,是連隊老兵在云南魯甸抗震救災時用過的。那一次,老兵穿著它轉運大型機械,突遇余震引發(fā)的山體滑坡,一塊落石就砸在身旁不遠處……一件件救生衣,一個個感人故事,讓新戰(zhàn)士們心潮澎湃。
儀式仍在繼續(xù),感動持續(xù)升溫,一段事先錄制的視頻讓現場氣氛達到頂點。視頻主角是一等功臣、旅教導隊教員曹建華。2010年抗擊映秀特大泥石流災害期間,他不懼危險沖鋒在前,不幸被山上滾下的飛石擊中,身負重傷。官兵們紛紛表示:“向老班長學習致敬!”“每個崗位都是報國戰(zhàn)位,一定要練強本領、不辱使命!”
先進典型激發(fā)奮進動力。“脖子以下”改革后,該旅擔負的使命任務更加繁重,專業(yè)力量建設十分緊迫。在旅史故事激勵下,全旅官兵激情干事業(yè),先后完成金沙江救援行動、聯(lián)合演訓、國際維和等重大任務,旅黨委被上級表彰為“先進旅團級黨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