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相較于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綱要》重點強化了法治保障、網絡空間、生態(tài)文明、對外交往等方面的內容,既遵循了道德建設規(guī)律,又進行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增強了道德建設的吸引力感染力。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這些年,網信部門深耕網絡內容,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活動,弘揚和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綱要》立足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突出問題導向,與時俱進增加了網絡空間部分,這既是讓公民道德浸潤網絡空間,也是筑牢網絡空間行為規(guī)范底線,發(fā)揮網絡文化滋養(yǎng)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把網上的力量傳導至網下,形成良性循環(huán),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心鑄魂。
打造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深入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fā)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讓正確道德取向成為網絡空間的主流。全國各地舉辦網絡文化季,“線下”“線上”同步,互聯網上同樣呈現“好風景”。江蘇打造“i江蘇e同行”網絡文化品牌,舉辦網絡人士紅色基地行活動,以微博互動、視頻直播等形式,讓紅色文化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飛進千家萬戶。網上網下互動,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逐步轉變?yōu)椤白畲笳芰俊薄?/p>
培養(yǎng)文明自律的網絡行為。建立和完善網絡行為規(guī)范,培育符合互聯網發(fā)展規(guī)律、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網絡倫理、網絡道德,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推進網民網絡素養(yǎng)教育,引導廣大網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動、理性表達,自覺維護良好網絡秩序。前不久,江蘇“陽光媒體人大會”在南京召開,做陽光媒體人,創(chuàng)作“陽光內容”,恰到好處處理好傳播“正能量”和“聚流量”的關系,讓正能量遍布互聯網,也壯大宣傳江蘇的“朋友圈”。
不斷豐富網上的道德實踐。積極培育和引導互聯網公益力量,加強網絡公益宣傳,拓展“互聯網+公益”“互聯網+慈善”模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公益、網絡慈善活動。江蘇多年舉辦“情暖江蘇E起來”網絡公益健步走。愛從善心人士的心間流向指尖,再從指尖滑向普通網民的心間。更多網民朋友朝著“上”與“善”的方向前行,無數網友將真情持續(xù)傳遞。網絡公益成為江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公益力量助推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營造良好的網絡道德環(huán)境。嚴格依法管網治網,強化網絡綜合治理,建立完善新技術新應用道德評估制度,維護網絡道德秩序。江蘇網信系統扎實推進“清朗2019”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多部門協作監(jiān)管,開展網絡治理專項行動,加大對網上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依法打擊網上各類違法違規(guī)行為,有效遏制有害信息反彈、反復勢頭。激發(fā)網友的責任心,發(fā)揮網民的積極性,形成“我用網,我管網”的治理局面,讓網友成為治理網絡的“中堅力量”,讓違法違規(guī)行為無所遁形。
加強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是新時代的需要,也是我們邁向道德殿堂不可缺少的一步。只有網上網下形成同屏共振,新時代的道德建設才會節(jié)節(jié)向上。我們網絡空間更加清朗,精神家園更加馨香,我們的社會文明才會不斷向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才會更加鏗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