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我們帶成好兵,其實并不難”
——火箭軍某旅技術一營測試連下士尹紹松寫給帶兵人的一封信
(特約記者李永飛、通訊員段開尚整理)
從我當兵那天,就聽一些干部骨干常說“兵難帶”“帶兵難”。不可否認,對于長在信息網絡時代、玩在虛擬世界的青年官兵,我們思想活、想法多、愛表現(xiàn),有時還有些小任性,但我們決不“嫌苦怕累”“好高騖遠”。我們有屬于自己的青春夢想,也想當能打仗的導彈精兵。如果帶兵人讀懂我們的心聲,把我們帶成好兵,其實并不難。
當兵,我們就不怕吃苦,但很反感“瞎折騰”。訓練場上,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沒人皺過眉頭;凌晨夜訓、對抗演練,不會選擇退縮,但如果遇到給道路“洗臉”、給路牙子“刷牙”這些事,大家就頗有怨言,感覺把精力用在干這些事情上有些不值。比方說,打掃衛(wèi)生本是分內事,可非得把冬青樹叢里的落葉一片一片掏干凈就沒啥必要。帶兵人越是保護戰(zhàn)士積極性、愛惜戰(zhàn)士的體力精力,我們就越會吃苦耐勞、勇往直前。
當兵,我們就不圖享受,但很擔心“不成長”。從懵懂青年從軍入伍,無論是家長還是我們自己,都渴望在軍營這座大熔爐里“淬火成鋼”。這些年,各級狠抓密切官兵關系,通報處理了一些典型案例,個別帶兵人就放不開手腳,甚至出現(xiàn)“餓了給饅頭、困了給枕頭”的“寵兵”現(xiàn)象,長此以往我們就不會成長成熟,既練不出干好本職的本領,也練不出鐵血軍人的氣質。所以,我們想說的是,只要是科學的嚴格管理,只要剛柔相濟、嚴愛并舉,我們是歡迎的,也會積極主動適應的。
當兵,我們就不怕犧牲,但很怕作“無謂犧牲”。青年人都是血氣方剛,但有的戰(zhàn)友難免會出現(xiàn)惰性,?!靶÷斆鳌保热缯f越野訓練中偷偷倒掉水壺中的水,防護訓練中故意把褲腿袖口扎得松一些……這些時候,我們期待帶兵人能夠“黑著臉”及時糾正,對我們的“不懂事”說“不”,因為今天不流血流汗,打起仗來就要丟命。假如有一天我們犧牲在戰(zhàn)場,如果是因為武藝練得不精,或者操作失誤,那就是無謂犧牲,會令我們和家人蒙羞。我們既然選擇了當兵打仗,就想當個硬邦邦的兵,用熱血和生命來踐行錚錚誓言。
當年,“80后”曾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可你們不僅沒有“垮掉”,還成為各行各業(yè)的中流砥柱。今天,很多人對我們“90后”“00后”也頗有微言,但我們相信,有一天,我們也會像你們一樣,擔當重任,拼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