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遜
半個世紀(jì)之后,大渡河畔矗立起飛奪滬定橋紀(jì)念碑。落成的那一天,楊成武以70高齡,再一次走上滬定橋。只是,別的奪橋勇士都沒有能夠第二次走過這座不朽之橋,24人中有3位在當(dāng)場陣亡了,其他20位也全部犧牲在了漫漫征程中。
當(dāng)紅軍踏上長征路的時候,當(dāng)時的輿論認(rèn)為“國共勝負已成定局,紅軍已是死路一條”。面對懸殊的敵我力量和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然,紅軍只有“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
翻過雪山,從毛爾蓋往北,一片茫茫無際的澤國。遍地是茂密的雜草甸子,上而是一叢叢野草,下而是一個個泥潭,稍不注意就陷了進去,不能自拔。這就是長征的參加者們無法忘記的草地。
王平回憶,“過了草地已經(jīng)走出去70多里,彭老總過來對我說,班佑河那邊還有幾百人沒有過來,你帶一個營返回去接他們過河。”
走到河灘上,王平用望遠鏡向河對岸觀察,只見那里至少有七八百人,都靜靜地背對背坐著,一動不動。王平?jīng)Q定先帶著通訊員和偵察員涉水過去偵察一下情況。
走近以后,王平一個一個地查看,才發(fā)現(xiàn)全都已經(jīng)沒氣了。
七八百個生命永恒成勇敢者的群像。他們把和平、富強還有希望作為禮物留給了古老土地上衍生出來的新一代們,而自己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面對這個悲壯的場面,王平哭了。
他帶來的一營人都哭了。
60年之后,已是四世同堂的王平向我們回憶這悲壯的一幕,又一次硬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