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使命需要過硬本領,一連黨支部牢牢扭住練兵備戰(zhàn)這個龍頭不放松——
磨礪打勝仗的刀尖子
特戰(zhàn)連隊,是尖刀的“刀尖”。如何把“刀尖”磨得更鋒利?一連黨支部聚焦打仗狠抓連隊軍事能力提升,帶領官兵苦練特戰(zhàn)本領,確保關鍵時候能夠一招制敵、見血封喉。
在攀登課目訓練中,連隊過去按大綱要求采用繩索保護。官兵沒有安全顧慮,動作利索好看,對外表演十分出彩。去年戰(zhàn)斗力標準大討論中,有的官兵提出,實戰(zhàn)中萬一條件不允許使用保護繩咋辦?黨支部對此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研究無保護攀登訓練。沒有繩索,不僅動作速度受影響,安全風險更是陡然增高,官兵們替黨支部捏了一把汗。
“平時不冒險,打仗就危險!”支部副書記、連長陳玉飛帶5名黨員組成試訓班,從一層、兩層到三層,逐步增加難度,反復摸索技巧,經(jīng)過一次次摔倒跌落,終于形成了一套無保護攀登訓練方法路子。在他們示范帶動下,連隊90%以上戰(zhàn)士可以進行無保護攀登,訓練成績均達到有保護攀登優(yōu)秀標準。去年8月,連隊與香港飛虎隊進行訓練課目交流,6名特戰(zhàn)隊員無保護繩索迅速攀登至10米高墻頂,贏得飛虎隊員嘖嘖贊嘆。
2012年成立的女子特戰(zhàn)排,是一連一道獨特風景線。連隊黨支部對她們生活中關愛有加,訓練中卻十分嚴苛:內(nèi)容安排與男兵同一張周表,訓練強度與男兵一樣挑戰(zhàn)極限。戰(zhàn)術、射擊訓練男兵要著防彈衣,考慮到女兵身材、體力等因素,有人提出她們能否不穿?“防彈衣是特戰(zhàn)隊員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平時訓練不穿,上戰(zhàn)場再穿能適應嗎?”支部“一班人”堅持不搞特殊。起初,女兵們穿著十幾斤重的防彈衣別說做動作,就連行動都十分困難。為了不讓防彈衣成為負擔,她們不僅在戰(zhàn)術、射擊課目中從頭穿到尾,而且主動加碼練體能增力量,甚至走路都在兜里揣上幾塊磚頭。經(jīng)過一番苦練,女兵們身上的防彈衣越來越“輕”。旅里舉行綜合戰(zhàn)術演練,身著防彈衣、偽裝服的女兵和男兵一道敏捷穿插、精準狙擊。
特殊窗口需要一流形象,一連黨支部著力引導官兵重威武、講文明——
打造亮風采的代表隊
著力強化官兵的“窗口”意識、“代表隊”意識,一連黨支部大力加強形象教育,時時處處彰顯威武、文明之師良好形象。
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是駐港部隊組織的又一項有社會影響的活動。2012年7月,時任連隊排長的陳玉飛抽到夏令營當教練。在15公里野外拉練中,行至半途突遇狂風暴雨。中學生小徐感到體力不支,離隊伍越來越遠,急得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陳玉飛接過小徐的裝具,架起70公斤重的小徐往前趕,一路給他加油鼓勁。到達終點時,看到腳掌因負重過量磨起大片水泡的陳玉飛,小徐感動不已。夏令營結束前,小徐多次向陳玉飛了解國家征兵政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成為一名解放軍。
香港樂施毅行者國際越野競賽,是全港規(guī)模最大的遠足慈善活動,要求參賽隊員4人一組,翻越22座大山,走完102公里路程,是對體能和意志的極大挑戰(zhàn)。根據(jù)駐軍安排,連隊黨支部積極組織官兵參加這項活動,展示特戰(zhàn)精兵風采。2009年,連隊首次派邵波等4名戰(zhàn)士參賽。比賽前夕,邵波訓練中不慎把腳扭傷,他讓軍醫(yī)打上封閉堅持參賽。憑借平時訓練打下的扎實基礎和頑強的戰(zhàn)斗意志, 邵波和戰(zhàn)友們率先沖過終點,并一舉打破了賽會紀錄。2009年至2011年,連隊3次派出骨干參加該項賽事,先后奪得2次冠軍、1次亞軍,打破了此項賽事無華人奪冠的歷史。
香港社會重法制。連隊黨支部把提高官兵法律素養(yǎng)作為經(jīng)常性工作來抓,堅持每月一堂法制教育課,重點學習香港基本法、駐軍法和香港有關法律,讓遇事找法、辦事依法成為連隊處事原則和官兵行為習慣。連隊無論在營區(qū)內(nèi)駐守還是在營區(qū)外執(zhí)行任務,都嚴格遵守香港動植物保護法,愛惜野生動物、愛護一草一木,遇到受傷野生動物悉心照料、放歸自然,從不摘取路邊唾手可得的果實。連隊組織特種射擊比較頻繁,為防止擾民,嚴格遵守香港防衛(wèi)(射擊練習區(qū))條例關于靶場使用時間、通報程序、安全措施等規(guī)定,每次射擊訓練都避開香港公眾假日,至少提前7天上報計劃、刊登政府憲報;都懸掛警示紅旗、警示紅燈,做好警戒觀察,確保市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官兵外出,自覺尊重港人生活習慣,乘扶梯靠右站立、過馬路走斑馬線、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每次外出訓練,官兵都自備垃圾袋;在公共海域組織海訓時,大家每天不僅帶走自己的垃圾,還將海岸線上的垃圾收集起來,背到一公里之外的垃圾站,受到香港環(huán)保人士紛紛稱贊。
(曾政雄、東永政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26日 11 版)